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卧龙:工作人员、村民偶遇野生大熊猫“上路溜达”|熊猫播报

1

偶遇野生大熊猫“上路溜达”

近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卧龙保护区)内的道路养护员谭友铅完成道路养护工作返回道班房休息时,偶遇了一只野生大熊猫宝宝。

谭友铅偶遇的野生大熊猫宝宝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卧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村民,已两次在公路及周边地区偶遇野生大熊猫。另据多名道路养护工反映,防疫期间动物在道路及周边地区的出没频率远远高于往年同期,遇见度约为往年同期的8倍以上,其中有扭角羚、中华鬣羚、斑羚、小熊猫、豹猫、狼等。

谭友铅偶遇的野生大熊猫宝宝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谭友铅回忆道,当时他正骑着三轮车,看到一个黑白色、圆滚滚的身影从树丛里蹦上了公路,“我当时心里一喜,看着那个小身影感觉就是大熊猫了,这还是我第一次遇见野生大熊猫。”谭友铅激动地加快车速追了上去看,果真是只大熊猫,还是个宝宝,正蹒着四条小短腿悠哉悠哉地在公路上散步。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很快,野生大熊猫宝宝发现了谭友铅,便向前奔跑起来。“怕它在公路上逗留遇到危险,所以要想办法追上它,让它回山林里去。”跟着跑了300米左右,谭友铅与恰好来巡查公路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起,把野生大熊猫宝宝引向山林,看着贪玩的野生大熊猫宝宝沿着一条兽径回家了,才放心离开。谭友铅也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个过程。


2月21日下午3点左右,村民周帅看见河对岸一只大熊猫悠闲散步。


对以上现象,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段兆刚推测,“那只亚成体大熊猫,大约1岁半左右,其步伐敏捷,动作灵活,排除生病求助的可能,应该就是出来溜达玩耍、凑热闹的大熊猫宝宝。成年那只大熊猫,从其行为来看也是健康的,应该也是出门溜达的大熊猫,以往基本都是生病和老年个体求助才会进入人类活动区。

新闻源:中新网

2

万只候鸟如约而至 

宁夏青铜峡鸟岛迎来“老朋友”

三月悄然而至,又到了万物复苏、草与水同色的季节。3月的宁夏,气温也在不断回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岛与黄河两岸湿地,一群远方的“老朋友”如约而至,为这里增添了不少色彩。

大雁等候鸟如约而至,在保护区内自由飞翔

李佩珊摄

草长莺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李佩珊摄

作为宁夏最大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鸟类繁衍栖息地。宁夏境内出现的28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都栖息于此,在候鸟迁徙期,库区鸟类可突破百万只。“虽然三月刚至,可今年迁徙的鸟儿比往年同期都要多很多。”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规划管理科科长朱锐告诉记者,从2月中下旬开始,已有白尾海鲷、大鸨、小鸨、遗鸥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栖息于此。

工作人员进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供图 

优雅的天鹅、鸳鸯在湿地内嬉戏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供图摄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开始,该库区每年都能发现10只左右的黑鹳。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全球现存不超过3000只,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在此之前,宁夏未发现过该候鸟的踪迹。记者当天在保护区核心地带,也发现了几只黑鹳正在水边芦苇丛中歇息。

罕见的黑鹳现身鸟岛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供图 

“青铜峡库区处于黄河的河道地带,2008年开始逐步退耕还湿,当时只有8万多亩湿地,现在已经有29万多亩了。”朱锐说,全世界有八大候鸟迁徙通道,其中有一条在宁夏过境,即“东亚——澳大利亚”一线,而青铜峡库区则是鸟儿在宁夏最好的栖息地之一。“现在,白鹭、天鹅等多种候鸟迁徙至此后每年长居时间超过10个月,成为了‘长居客’。”

登山远眺,解封不久的黄河清澈无比

陶鹏飞摄

目前,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做好湿地保护的同时,也是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承担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护的重要职责。

新闻源:中新网

3

中华秋沙鸭“现身”浙江开化 

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

3月5日中新网记者获悉,在浙江开化马金溪流域,有摄影爱好者拍摄到2只头部长着红色的长喙,颈部竖着几根“辫子”的奇特水鸟,经专家鉴定,它们是中华秋沙鸭。


根据摄影爱好者提供的视频可以看到,这两只中华秋沙鸭时而在流淌的河水中静静地游水,时而戏水觅食,在他们的边上不时还游来几只鸳鸯。

中华秋沙鸭被人们称作鸟类中的“大熊猫” 

徐良怀摄

中华秋沙鸭身长约49-63厘米,嘴长而窄,呈红色;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此外,像凤头一样,脑后有两簇冠羽也是它的特有标志。

在水中嬉戏的中华秋沙鸭 

徐良怀摄

据悉,中华秋沙鸭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鸟类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由于其数量极其稀少以及对栖息地水域环境的极高要求,被人们称作鸟类中的“大熊猫”、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

新闻源:中新网

4

2019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揭晓

3月3日,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2019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评选结果出炉,该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十件大事分别是:

一、中国多项提案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方大会上获通过,中方倡导全链条打非理念

2019年8月17日至2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8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提出的将白冠长尾雉、镇海棘螈和高山棘螈、疣螈属、瘰螈属以及睑虎属物种列入附录II的5项提案全部顺利通过。此外,还组织召开了以“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全链条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为主题的中国边会,倡导包括源头国、中转国、目的国在内的全链条打非理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控制国际贸易、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最具权威性且影响广泛。

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供图


二、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公安部于2019年4月4日至9月30日开展了“依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专项行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5月24日至10月31日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两次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对破坏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非法猎杀和交易、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予以打击和整治。此次行动集中侦破了一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大要案件,整顿了一批破坏严重、管理混乱的重点地区和场所。


三、中国野外放归扬子鳄120条,为迄今最大规模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已建立起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但由于当前野生数量仅200条左右,扬子鳄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019年6月3日,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郎溪县高井庙野放区举行了人工养殖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本次活动是历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放归人工繁育扬子鳄120条,其中18条安装了卫星追踪器,用于放归后开展监测研究。

图源网络


四、野外引种大熊猫获新进展,圈养大熊猫种群达600只

野外引种的大熊猫“草草”“乔乔”分别于2019年8月20日和9月16日顺利产下双胞胎。至此,我国自2017年启动大熊猫野外引种项目以来,通过野外引种成功产下4胎7仔,成活6仔。野外引种实现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血缘的交换,进一步促进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提高。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繁育机构条件不断改善,我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已达600只,不仅完成了人工种群稳定和复壮,还为扩大大熊猫野外放归自然范围和区域奠定了基础。

图源:熊猫频道


五、中国基本实现10年植物保护战略目标,居全球前列

在《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框架下,《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10-2020)》于2008年由国家林业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未来10年、16个目标的实施计划。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全国近百名植物专家对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和实施《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10-2020)》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重点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大幅增长,已在2020年之前完成了75%的主要战略目标。


六、我国最大候鸟越冬栖息地鄱阳湖举办首届“国际观鸟周”

“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于2019年12月6日至10日在江西南昌、九江、上饶三地举行。活动共设置13处观鸟点,组织开展了12项观鸟活动。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全球澳大利亚-东亚-俄罗斯候鸟迁徙路线上我国最大的迁飞驿站。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的举办,在对促进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推动全球鸟类乃至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世界候鸟保护和地区生态治理、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中国经验。

亚洲最大越冬候鸟栖息地——鄱阳湖

首届“国际观鸟周”在此举办

 王清源摄


七、中国成立亚洲象研究中心

2019年12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在昆明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揭牌,并向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3个州市亚洲象野外研究基地授牌。中心的建立旨在凝聚各方力量,集中研究人象冲突缓解、亚洲象种群管理等重要问题,建立亚洲象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为中国亚洲象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八、4.9万志愿者加入“护飞行动”为候鸟迁徙护航

2019年举办春季和秋季两次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参与志愿者人数4.9万人,巡护里程39万公里。“护飞行动”在全社会掀起保护候鸟宣传热潮,促进民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普及了爱鸟护鸟知识。

图源网络


九、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讲述中国植物故事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由北京世园局发起拍摄的植物类纪录片。纪录片共有《植物天堂》《茶树》《桑树》《水稻》《大豆》《本草》《竹子》《水果》《园林》《花卉》等10集,呈现了21科28种植物的生命旅程,并讲述观众身边熟悉又陌生的“中国植物”故事,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获得多个奖项。


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亚洲环境执法奖”

2019年11月1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洲环境执法奖”颁奖仪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州、厦门、南宁等3家海关缉私局获授该奖项。“亚洲环境执法奖”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打击环境犯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此次授予国家林草局的这个奖项,是专为打击野生动植物跨国非法贸易而设立的国际合作团队奖,表彰国家林草局在加强部门间执法协调、推动国际合作、联合打击跨国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新闻源:央视网

爱猫任务做一做⛽️

记得签到总没错👍

每日爱猫任务

公众号“个人中心”签到

点击阅读原文

前往观看24小时不间断大熊猫直播

了解更多近期《熊猫播报

精彩推荐
跨越山海送“口粮” 海外大熊猫食无忧
请收下这本《熊猫抗疫宝典》
“云探班”全球国宝,走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